 |
丁烈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丁烈云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
个人履历:
丁烈云:男,1955年11月出生,湖北洪湖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土木与建筑工程管理专家,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2002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1988年4月起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工作,1999年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2001年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2003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11年任东北大学校长,2014年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长期从事数字建造、工程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构建了数字建造理论和技术框架体系,提出工程安全风险“能量耦合”理论,创建地铁工程安全风险“识、警、控”技术体系,研发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构建工程质量精益控制模型、标准和平台。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地铁、高铁、桥梁、石化等重大工程,为提升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完成的“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基于精益建造的建筑工程质量协同管理技术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及预警技术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主编的《房地产开发》 获国家精品教材。作为项目负责专家,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网络文化安全与民族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地铁工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责任专家,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基于物联网的地铁施工全过程风险识别、可视化预警与现场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主持“城市房地产预警研究”等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示范”、“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预警研究”、“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2018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主编《数字建造》丛书获第五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主编《房地产开发(第四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论文代表:
面向数字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探讨,《新华文摘》2023年6期;
丁烈云:加快培养满足"数据驱动"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中国勘察设计》2022年第3期;
智能技术促进绿色城市建设,《城乡建设》2022年01期;
Automated bughole det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concrete using image processing and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1/04/01;
Risk-informed knowledge-based design for road infrastructure in an extreme environment,《Knowledge-Based Systems》2021/01/07;
UAV-based 3D reconstruction for hoist site mapping and layout planning in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20/05/01;
Hyperledger fabric-based consortium blockchai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工程管理前沿(英文版)》2020年第4期;
Combining Association Rules Mining with Complex Networks to Monitor Coupled Risks,《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2019年2期;
Dynamic prediction for attitude and position in shield tunneling: A deep learning method,《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9.102840;
Detecting non-hardhat-use by a deep learning method from far-field surveillance videos,《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7.09.018;
Automated detection of workers and heavy equipment on construction sites: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2018.05.003;
Digital reproduc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 ornamental components: From 3D scanning to 3D printing,《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7.01.010;
Planning of Deep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Using Improved Case-Based Reasoning with Weighted k-Nearest Neighbors,《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16;
Bim-Based Risk Identification System in tunnel construction,《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 Management》2015.1023348;
Safety management in tunnel construction: Case study of Wuhan metro construction in China,《Safety Science》2014年第2期;
Feedforward Analysis for Shield-Ground System,《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13.
著作代表:
《数字建造》,丁烈云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年出版;
《数字建造导论》,作者丁烈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年出版。
讲座课题:
《以AI重塑建筑未来》
《AI赋能建筑产业变革》
《智能建造与绿色建造》
《发展智能建造与数字经济》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