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姚洋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姚洋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个人履历:
姚洋:男,1964年出生于西安,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经济学(季刊)》主编;中国经济学年会理事长,当代经济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经济50人成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获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8月至1991年8月,任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变压器厂职员;1997年1月至今,历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政治经济学和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经济评论》《美国政治评论》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制度与效率-和诺斯对话》(新版《制度与经济增长:与新制度经济学对话》)《作为制度创新的经济改革》(中英文版)《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意义》,并与他人合著《制度经济学三人谈》《我们的时代》《良治:儒家文化的启示》以及Ownership Transformation in China等著作,出版文集 China and the West: A Pragmatic Confucian’s View、《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穿行于书斋和现实之间》和《经济的常识:中国经济的变与不变》,主编《转轨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和平等》和《中国经济学四十年》,与他人合编《中国2049》、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China’s Economic Reform and Growth、《中国新叙事》和《中国发展经济学》(待刊)等;在《读书》、《南方周末》、《人民日报》等杂志和报纸发表上百篇通俗性文章和评论,并在Foreign Affairs、Financial Times和China Daily 等英文杂志和报纸上发表文章,是 Project Syndicate专栏作家。获2008、201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届和第二届浦山国际经济学奖(2008年、2010年)、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08年);被评为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和2017年北京大学十佳研究生导师。
论文代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中华文明的构建,《文化纵横》2021年第6期;
儒家自由主义辨析,《文史哲》2021年第3期;
女性的政治地位与出生人口性别比——基于1950—2000年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民营企业融资难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管理世界》2020年第2期;
中国务实主义及其儒家哲学基础,《文史哲》,2019年第5期;
中国经济学的本土话语构建,《文史哲》,2019年第1期;
中国务实主义传统的儒家哲学基础,“中国话语专题”,《开放时代》2019年第1期;
结构转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经济学季刊》2018第7期;
中国经济成就的政治经济学原因,《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1期;
人性的差异性和儒家政治结构,《开放时代》2017年第6期;
美丽的烦恼:如何用好我国的巨额储蓄?《新金融评论》2017年第4期;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与目标,《中国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作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的帕累托改进,《学术月刊》2016年第10期;
经济增长差异、生命周期假说和‘配置之谜’,《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
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赶超,《经济导刊》2016年第3期;
中国能否避免‘日本综合征’,《开放导报》2015年第6期;
金融发展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金融研究》2015年第3期;
中国人力资本测算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1期;
农业税费改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7期;
宗族网络与村庄收入分配,《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
人口结构与国际贸易,《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经济增长差异和外部失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2020:中国在世界的定位,《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第3期;
两国相对生产率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一个经验检验,《世界经济》2013年第6期;
官员绩效与竞争竞标赛,《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金融研究》2012年第12期;
地方政府竞争与结构失衡,《世界经济》2012年第12期;
从改革金融体系入手治理经济结构失衡,《决策参考》2012年第8期;
正式与非正式权威、问责与平滑消费:来自中国村庄的经验数据,《管理世界》2012年第1期;
生产型政府,《理论学刊》2011年第8期;
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威权政府还是中性政府,《二十一世纪》2010年10月号;
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世界经济》2010年第3期;
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劳动力、人口和中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世界经济》2009年第4期;
平等与中性政府:对中国三十年经济增长的一个解释,《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1期;
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姚洋:是否存在一个中国模式?《绿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0期。
著作代表:
《良治:来自儒家政治的启示》,姚洋著,三联书店2024年11月出版;
《经济学的意义》,姚洋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04月出版;
《经济常识》,姚洋著,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0月出版;
《制度与经济增长》,姚洋著,文汇出版社2022年08月出版;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姚洋、杜大伟、黄益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07月出版;
《发展经济学》(第二版),作者姚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08月出版;
《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姚洋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姚洋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02月出版。
讲座课程:
《新时代与中国经济学研究》
《中国经济的新挑战与国际新环境》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