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刚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刘刚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刘刚,1965年2月出生,山东济宁人,创新经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领域专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989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政治系本科生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至1994年9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师;2003年9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创新经济、创新政策、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廖湘科院士主持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战略下天津市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示范规划研究”(2017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研究”(2021年)、戴琼海院士主持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2022年)等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在创新经济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八届(202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2016年)。出版《智能经济发展的中国逻辑》《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异质性假设》等专著和译著11部;在《理论与现代化》《新经济导刊》《国家治理》《经济纵横》《世界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多篇。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后福特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基地项目(2005):“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主持天津市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提升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组织的创新、演进和发展研究”(2002年)。
主持教育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专项课题(200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参与周立群教授主持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论文新型创新组织与国家创新系统演进
论文代表:
新型创新组织与国家创新系统演进,《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孵化未来产业的新型创新组织,《理论与现代化》2022年第5期;
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动力和机制,《新经济导刊》2022年第3期;
网络空间产业生态发展和乡村振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6期;
加快新型创新区建设引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经济与管理》2021年第5期;
如何构建与创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国家治理》2020年第17期;
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技术扩散机制与实现策略研究,《经济纵横》2020年第9期;
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研究——以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为例,《经济纵横》2019年第6期;
我国人工智能经济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光明日报》2019年06月18日16版;
信息传导、集体创业与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机制——基于山东省庆云县创业现象的调查,《管理现代化》2018年第1期;
以创新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国家治理》2017年第47期;
构建以"双创"为导向的新经济——基于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调查,《经济纵横》2017年第7期;
基于电商平台的"农餐对接"服务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2期;
基于时间竞争优势的生产方式——综述与分析框架的比较,《马克思主义学刊》2016年第1期;
“互联网+”背景下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策略分析,《北方经济》2015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7期;
创业孵化的本质及其组织模式创新: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4期;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现代管理科学》2014年第4期;
全球价值链中非生产劳动的"竞争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竞争力理论的比较研究,《经济学家》2013年第11期;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三步曲"的路径探析,《管理观察》2012年第25期;
中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态演化,《经济问题》2012年第4期;
经济增长的新来源与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动态组织能力与企业组织的创新和演进”,《南开大学学报》2006年第二期;
后福特制与制造业发展的新的竞争优势”,《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年第1辑;
在华外资企业的技术控制”,《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产业集聚的动态效率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企业成长之谜,《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0期;
企业决策的知识问题,《武汉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
微观制度创新和天津经济竞争力的未来走向,《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知识积累和企业的内生成长”,《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著作代表:
《智能经济发展的中国逻辑》,刘刚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1年03月出版;
《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发展阶段》,作者是刘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01月;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作者刘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后福特制研究 》,作者是刘刚,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主讲课程:
《智能经济发展的中国逻辑》
《网络空间产业生态对中国农村经济的深远影响》
《基于网络空间的资源配置方式变革》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