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大钧
著名易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周易学会会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刘大钧
著名易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周易学会会长
个人履历:
刘大钧,男,1943年生,山东邹平人,著名易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点第一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首席专家,中国周易学会会长,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周易研究》学刊创办人、主编。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易学研究,以弘扬大易文化为己任,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倡导并开展了传统象数易学研究,是山东大学易学学科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中国易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为传统易学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治《易》路数上,主张在新的历史文化视野下超越传统的象数义理两派之争,坚持象数义理兼顾,探寻易学的整体学术特色和内涵。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史哲》《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周易概论》(该书多次再版,印数超过10万册)、《周易经传白话解》、《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等学术著作多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之经部易类专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马王堆帛书《易传》系统释义与哲学解读”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二十多年来,筹备召开了十余届国际易学与海峡两岸易学及儒学学术研讨会,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易学与两岸易学及儒学的交流与发展,并以“大易”系列的形式,主编了历届易学儒学研讨会论文集十余部,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
主持2003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儒藏经部易类编纂与研究;
主持200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义理易与象数易研究。
论文代表:
接续文化传统 聚焦传承创新——“百年易学研究菁华集成”项目介绍,《光明日报》2022年01月24日14版;
读帛书〈缪和〉篇,《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
帛《易》源流蠡测,《文史哲》2005年第4期;
《今本、帛本、汉唐诸本〈系辞〉异同考》,《孔子研究》2003年5期;
20世纪易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光明日报》2003年10月28日;
《周易》古义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帛书《易传》中的象数易学思想,《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太一生水》篇管窥,《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
“卦气”溯源,《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读史释易》,《中国哲学》1978年03月。
著作代表:
《1900-2009百年易学菁华集成(易学史)(套装共7册)》,刘大钧总编,上海文献出版社2022年出版;
《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作者刘大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周易概论》,作者刘大钧,齐鲁书社1986年版(1988年元月、6月重印;巴蜀书社1999、2004修订再版);
《周易》经传白话解(合著,第一作者),台湾大孚书局1997年出版。
《大易集成》
主讲课程:
《周易集解》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