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政治局授课专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政治局授课专家。
个人履历:
高培勇,1959年1月生,天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10月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5年,在天津财经学院财政学系获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1994年,执教于天津财经学院,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1年至199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2003年,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培养管理处副处长、研究生培养管理处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培养管理处处长、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校长助理;2003年至2016年12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2011年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先后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所长、院长、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经济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经济学部执行委员;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2018年6月-2023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以及二十余所高等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学术领域以财政经济学为主,主攻财税理论研究、财税政策分析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研究》、《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我国税制体系重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房地产与住房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中国老龄化进程中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压力及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A)类课题《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财政部财政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项目《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成就及下一步建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财政风险问题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济学科系列普及读物》;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委托项目《建立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等多项重要或重大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世界经济》、《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等学术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百余篇代表性论文,出版各类(独著、主编或合著)著作30余部。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中国财政学会优秀成果奖、中国税务学会优秀成果奖、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优秀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决策信息奖等20余项奖励。曾先后3次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学习主讲人。
荣誉奖励:
1997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计划”;
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第一、二层次);
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1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2015年,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021年9月26日,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中央政治局授课:
2010年1月8日下午,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举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教授高智勇就该问题进行了讲解,并发表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2010年9月29日下午,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教授高智勇就该问题进行了讲解,并发表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
论文代表:
新常态下的中国财政:若干趋势性变化,《财政研究》2016年6月;
建构于分税制基础上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税务研究》2016年2月;
中国特色新型财经智库的建设(代发刊词),《财经智库》2016年1月;
减税:中国的复杂性,《国际税收》2016年1月;
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创新——由“基础和支柱说”说起,《管理世界》2015年12月;
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国际税收》2015年4月;
论完善税收制度的新阶段,《经济研究》2015年2月;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12月;
经济增长新常态下的财税体制改革,《求是》2014年12月;
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关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讨论,《财贸经济》2014年3月;
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税制改革“路线图”,《税务研究》2014年1月;
“营改增”的功能定位与前行脉络,《税务研究》2013年7月;
以税收改革奠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经济研究》2013年3月;
复杂多变经济形势背景下的宏观政策抉择,《财贸经济》2013年2月;
以财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和主线索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财贸经济》2012年12月;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进程盘点与走势前瞻,《财贸经济》2010年1月;
新一轮税制改革评述:内容、进程与前瞻(上、下),《财贸经济》2009年2-4月;
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经济研究》2008年12月;
奔向公共化的中国财税改革——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财贸经济》2008年11月;
当前若干重大税收问题的分析,《税务研究》2008年11月;
个税改革:还是要加快向综合与分类结合制转轨,《税务研究》2008年1月;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定位、思路及框架构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8月;
把脉当前的中国财政走势,《财贸经济》2007年4月;
中国税收持续高速增长之谜,《经济研究》2006年12月;
将和谐理念融入税制体系建设,《财贸经济》2006年11月;
从税收收入的分析来透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税务研究》2006年2月;
财税形势 财税政策 财税改革(上、下)——面向“十一五”的若干重大财税问题盘点,《财贸经济》2006年1-2月;
破冰而出的稳健财政政策——关于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基本取向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9月;
以税收收入形势为切入点透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税务研究》2005年3月;
在推进改革中转向"稳健"——关于2005年中国财政政策基本取向的分析,《税务研究》2005年1月;
税制改革是协调税收与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基本路径,《税务研究》2004年11月;
对中性财政政策的几点看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9月;
让税收高增长撬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税务研究》2004年2月;
拉动需求+推动改革: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要有新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9月;
积极财政政策:在思路和举措两个层面寻求突破,《财贸经济》2003年7月;
防治“非典”与财税安排:影响及对策,《税务研究》2003年6月;
中国国债规模:现状、由来与出路,《教学与研究》2003年3月。
著作代表:
《财税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作者高培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06月出版;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财政政策》,作者高培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作者高培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03月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作者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02月出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作者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03月出版;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作者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公共经济学》,作者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06月出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作者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05月出版;
《公共经济学》(第一版),作者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01月出版;
《中国税费改革问题研究》,作者高培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01月出版;
《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作者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一版),作者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09月出版;
《国债运行机制研究》,作者高培勇,商务印书馆1995年01月出版;
《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上、下册),作者高培勇,商务印书馆1995年10月出版;
《西方税收理论与政策》,作者高培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06月出版;
《公债经济学导论》,作者高培勇,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01月出版。
讲座主题:
《牵好、牵牢“稳预期”牛鼻子》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谋划》
《中国当前财税热点问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税制改革》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