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邹一南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城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中央党校创新工程“乡村振兴理论与政策”项目组首席专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邹一南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城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
个人履历:
邹一南,1986年11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乡村振兴理论与政策”项目组首席专家,北京市农业经济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主要研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问题,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厅局级干部进修班、县委书记研修班等主体班次主讲《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课程。
近年来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学术期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纸发表论文近百篇,7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高端智库项目,向中央提交内参研究报告10余篇,曾获得2016、2017、2018年中央党校科研成果一等奖,执行主编《高质量发展蓝皮书》,并获得中国社科院第11届优秀皮书报告二等奖。2019年荣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第一届优秀青年称号,2020年7月被团中央、人社部评为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挂职担任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论文代表:
用制度和法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人民论坛》;
金融支持汽车产业"走出去",《中国金融》;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光明日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研讨会”综述,《理论视野》;
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光明日报》;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路径选择,《农业经济》;
农村合作金融的价值与发展,《中国金融》;
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学习时报》;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七大理由,《金融经济》;
中国小康社会建设40年:历程、经验与展望,《经济研究参考》;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新趋势与"十四五"时期市民化政策展望,《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统计与决策》;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特征,《光明日报》;
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分析,《上海经济研究》;
马克思产业结构思想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科学社会主义》;
贫困人口的识别困境及对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城市户籍管制放松与外来人口购房行为相关性研究,《上海经济研究》;
乡村"人口减少、面积增大"悖论探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农民工永久性迁移与城镇化投资政策,《人口与经济》;
城镇化的双重失衡与户籍制度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户籍管制、城市规模与城市发展,《当代经济研究》;
城市用地扩张中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选择与制度优化——基于土地收益与供求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
专著代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趋势与政策》,作者邹一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出版;
《后疫情时期的中国经济再平衡》,作者邹一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出版;
《户籍制度改革:路径冲突与政策选择》,作者邹一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
主讲课程: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县域发展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中国经济为何能乘风破浪?》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