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长山
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上海
|
详细介绍
马长山
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履历:
马长山,男,汉族,1964年6月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黑龙江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就读黑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法理学专业的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报告题目是《公共领域兴起中的法治诉求》,合作导师为信春鹰研究员;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外国人研究员”。1990年7月至1995年10月,任黑龙江省民政厅科员;1995年10月至1996年9月,任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师;1996年9月至1999年9月,任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9年9月至2006年7月,任黑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2006年7月至2010年9月,先后任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处处长、重点建设与发展工作处处长、博士生导师;2010年9月至2015年11月,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2015年11月至今,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非营利评论》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社会治理与软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联劝基金会监事会监事等社会职务。
长期从事法学理论、法治发展研究、法社会学、数字法治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发表了《从市民社会理论出发对法本质的再认识》,《法学研究》1995年1期;《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法学研究》1996年6期;《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关系及其实践把握》,《法学研究》1999年1期;《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法学研究》2001年3期;《全球“社团革命”与当代法治秩序变革》,《法学研究》2003年4期;《东亚法治秩序的局限与超越维度》,《中国法学》2003年3期等具有代表性的论文100余篇;出版了《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法治的社会根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公共领域兴起与法治变革》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等多部学术专著。
先后获得: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6);“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中宣部2014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6);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全省优秀教师”(2001、2007);“全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06);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2009)等荣誉称号与奖励。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设法治国家的公民文化基础研究”,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公民意识与依法治国”,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公共领域的兴起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主持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技函[2006]6号),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构建”,主持人;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公民身份与公民社会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困境与对策”,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基层治理法治化路径与策略研究”,主持人。
论文代表:
数字人权的"中国图景",《人权》;
数字法学的理论表达,《新华文摘》;
数字法治的理论吁求,《人民法治》;
数字公民的身份确认及权利保障,《法学研究》;
数字时代的人权保护境遇及其应对,《求是学刊》;
技术赋权下的智慧治理,《地方法治评论》;
互联网时代的双向构建秩序,《政法论坛》;
人工智能的社会风险及其法律规制,《法律科学》;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变革,《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智慧社会背景下的"第四代人权"及其保障,《中国法学》;
面向智慧社会的法学转型,《中国大学教学》;
智慧社会建设中的"众创"式制度变革——基于"网约车"合法化进程的法理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
新媒体时代的公民立法参与,《师大法律》;
公民性塑造: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要素,《社会科学研究》;
“法治中国”建设的问题与出路,《法制与社会发展》;
网络反腐的“体制外”运行及其风险控制,《法商研究》;
当下中国的公共领域重建与治理法治化变革,《法制与社会发展》;
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可能与限度,《政法论坛》;
国家“构建主义”法治的误区与出路,《法学评论》;
智慧社会建设中的“众创”式制度变革——基于“网约车”合法化进程的法理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
专著代表:
《法理学导论(第二版)》,作者马长山,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08月出版;
《迈向数字社会的法律》,作者马长山,法律出版社2021年03月出版;
《法治的社会维度与现代性视界》,作者马长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图书;
《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作者马长山,商务印书馆2002年02月出版。
主讲课题:
《从数字人权到数字公民权》
《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可能与限度》
《数字时代的法学转型》
《数字政府的法治构建》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