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建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何建华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个人履历:
何建华,男,1964年生于浙江淳安,现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在兰州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84年至1987年执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1987年至1990年就读于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6年执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1996年考入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200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被评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2004年6-12月获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奖学金资助,赴德国汉堡大学进修,主要研究市民社会问题。自1990年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政治哲学、列宁哲学和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主体班次分别讲授《谈谈辩证法问题》辅导、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列宁哲学思想等课程。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先后出版《墨子》、《王充》、《政治-经济关系论》等专著,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党鉴》等著作,参与《应用伦理学》、《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维特根斯坦全集》、《世界人学史》等二十几部著作的撰写和翻译工作,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理论动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
论文代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战略思维的新特点,《中国领导科学》;
《实践论》《矛盾论》的时代价值,《党政干部参考》;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人民观的丰富和发展,《人民日报》;
中国发展道路的哲学审视,《马克思主义研究》;
纪念“两论”发表八十周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光明日报》;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时代化的两次尝试及其方法论启示,《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
关于价值扩展与主体创新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分析,《晋阳学刊》;
总体性视野与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升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法治建设须坚持辩证逻辑,《理论视野》;
列宁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卖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领导之友》;
政洽伦理建设的方三去论——列宁的探索,《理论视野》;
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哲学思考,《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加强对世纪之交道德建设的研究:"新世纪伦理学发展展望"研讨会综述,《理论前沿》;
"政治——经济"的相对界分与现代化浪潮的兴起,《中国社会发展战略》;
经济还是政治——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种哲学反思,《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经济危机与韩国结构变革,《理论动态》;
重构经济学的伦理维度--对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反思,《现代哲学》。
专著代表:
《俄苏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作者何建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作者何建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年出版;
《经济伦理与分配正义》,作者何建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主讲课程:
《《谈谈辩证法问题》导读》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强化战略思维,提高战略领导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列宁哲学思想》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