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培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孙培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
个人履历:
孙培军,男,1983年出生,山东临沂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政府与政治、党的建设、基层民主和治理等研究。近年来,先后在《学习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理论与改革》等报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中国政治的逻辑:理论和实践》《以政党为中心:中国社会抗争治理结构研究》,与人合著8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论文代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学习时报》;
如何理解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半月谈》;
理解中国:人民共和国政治的逻辑与演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3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结果,《党课参考》;
2020年如何反腐——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党课参考》;
"双轮驱动"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社区》;
党务公开: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党政干部参考》;
西方民主话语的传播陷阱与中国的应对,《理论动态》;
西方民主故事及其启示,《理论动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当前中国社会抗争研究:基于抗争性质,动因与治理的分析,《社会科学》;
理论辨析与路径探索:西方参与式民主述评,《理论与改革》;
参与民主:理论与反思,《理论界》;
运动国家:历史和现实之间——建国60年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和反思,《理论与改革》;
多学科视角下的社会抗争研究,《太平洋学报》;
以政党为中心:中国社会抗争治理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学报》;
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实现途径研究综述,《岭南学刊》;
"两代表一委员"联系群众活动:沟通、制度和治理,《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中国式政治授权过程探究,《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国家治理机制转型研究——基于运动式治理的视角,《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权力结构变迁中的政党与社会抗争治理研究,《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
专著代表:
《中国政治的逻辑:理论和实践》,作者孙培军,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作者黄相怀、孙培军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07月出版;
主讲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政治思想的本质特征》
《从“中国之制”看“中国之治”——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充分认识和发挥人民民主的全过程优势》
《提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社区防控能力》
《什么是党内政治文化?》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