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樊吉社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樊吉社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
个人履历:
樊吉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樊吉社于2004 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曾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蒙特雷国际问题研究院从事访学研究。2019年8月以前,樊吉社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战略研究室主任、军备中心副主任,兼任《当代美国评论》执行主编,主要从事中美战略安全关系、军控政策研究,近期出版《冷战后的美国核军控政策》等专著、合著以及编著四本,在《世界知识》《现代国际关系》《国际安全研究》《外交评论》等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论文代表:
美国“印太战略”走到哪儿了?《世界知识》, 2023年12月04日;
美国对付中国招数多样,一体化威慑如何防范?《观察日报》,2022年6月3日;
中国核政策的历史与现实,《世界知识》杂志,2020年2月;
从亚太到“印太”:美国地区安全战略的变迁与回归,《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05期;
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1月18日总第981期;
美国对华决策:机制调整与团队转换,《当代美国评论》,2021年04期;
美英澳三国新防务合作探析,《现代国际关系》,2021年11期;
冷战博弈能否终结:美俄关系的发展与变数,《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3月;
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逻辑与朝核问题前景,《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07期;
特朗普外交,等待尘埃落定,《世界知识》,2017年05期,第35-37页;
朝核问题重估:僵局的根源与影响,《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年04期,第35-58页;
奥巴马主义:美国外交的战略调适,《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CSSCI),2015年第1期,第69-86页;
核安全全球治理:历史、现实与挑战,《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第2期,第20-39页10;
中美关系中的战略稳定问题,《外交评论》(CSSCI),2014年第1期,第43-55页;
朝核问题与中美战略共识,《美国研究》(CSSCI),《美国研究》,2014年第2期,第9-20页;
Thomas Fingar, Fan Jishe, "Ties that Bind Strategic Stability in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Fall 2013, · 36:4 pp. 125–138;
美国对华战略的漂流:适应抑或防范?《外交评论》(CSSCI),2013年第1期,第65-78页;
美国对朝政策:两次朝核危机比较,《美国研究》(CSSCI),2009年第4期,第21-38页;
美国军控政策的调整与变革:从制度建设到志愿者同盟,《美国研究》(CSSCI),2006年第4期,第7-28页;
从合作到对抗:美俄军控十年的历史考察及思考(1991~2000),《欧洲研究》(CSSCI),2003年第4期,第28-42页;
影响冷战后美国军控政策的若干因素,《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2001年第9期,第28-33页18;
Fan Jishe, "Nagging Uncertainty and Growing Concern: The Bush Administration's Arms Control Policy", Disarmament Diplomacy, Issue No. 55, March 2001;
冷战后美俄在<反导条约>问题上的斗争与妥协,《太平洋学报》,2000年03期,第24-35页。
著作代表:
《冷战后的美国核军控政策》,作者樊吉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美国军控政策中的政党政治》,作者樊吉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01月出版;
《美国军事:冷战后的战略调整》,作者樊吉社、张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01月出版。
主讲课程:
《核武器与核战略:何去何从?》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以应对美国遏制打压为例》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