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宝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学习时报社原社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高级编辑,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许宝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学习时报社原社长,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高级编辑,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个人履历:
许宝健,男,1963年11月生,汉族;
1981年9月-1985年7月,黑龙江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5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村发展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03年3月-2003年7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出国留学英语高级培训班学习,获结业证书
2004年6月-2005年6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2007年7月1日至16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党建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班”学习;
2007年10月开始,在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兼职作博士后研究。
1985年8月-1987年7月,在黑龙江省黑河日报社工作,任编辑;
1990年9月在经济日报社工作,其中,1995年被评聘为主任编辑,2001年被评聘为高级编辑;
1996年8月,任经济日报农村部副主任(正处级);
2002年3月,任经济日报农村经济新闻中心常务副主任(副局级);
2002年8月,兼任经济日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02年9月,兼任中国县域经济报总编辑;
2003年8月,任经济日报农村版总编辑,法人代表;
2005年8月,中共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机关党委书记;
2005年9月,任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社长;
2011年8月,任中国经济时报社总编辑;
2012年6月,任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2015年6月-2024年6月,许宝健担任中央党校任学习时报社社长;
2024年6月-至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荣誉奖励:
1985年,获黑龙江省好新闻二等奖;
1993年,因深入湖北河南交界采访所写《从孟楼到孟楼》,引发两省窗口式竞争,李长春、回良玉等时任两省主要领导都作出批示,为感谢记者,两镇人民修了一条路并以记者的名字命名为“宝健路”,当时全国数十家媒体纷纷报道此事,记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以名字命名了一条路的记者;被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陪审员。被聘为东城区党风廉正监督员、警风监督员等;
1994年,获经济日报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多次获得报社好新闻奖、总编辑奖、十大精品奖等奖励;
1994年10月,应国务院总理邀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45周年国庆招待会;
1996年,获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优秀青年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
1998年,因“宝健路”入选《中国新闻记录大全》(444页,广州出版社);
1999年,入选《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大典》(30页,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年,因组织经济日报农村调研点活动而受到经济日报编委会的特别嘉奖;
2022年9月,入选新时代党报成就展(线上展)展出的100余位优秀报人名单;
2022年11月,获得第17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论文代表:
习近平关于县域治理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记者的三支笔,《青年日报》;
为什么党性是美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奇迹背后是制度,《学习时报》;
历史自信归根到底是对未来的自信,《学习时报》;
恪守“六大纪律” 筑牢思想根基 ,《河南日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要因时制宜,《学习时报》;
正确地学习党史,《学习时报》;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经济日报》;
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隐性壁垒”究竟在哪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一条一条对《条例》 心里“咯噔”好几下,《学习时报》。
著作代表: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作者许宝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3年出版;
《党校学员“两带来”问题解析》,作者许宝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2年出版;
《百年大党正年轻》,编著许宝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出版;
《你的样子、中国的样子》,作者许宝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22年10月1日出版;
《权力与"笼子":百名落马县委书记教训与启示》,作者许宝健,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主讲课程:
《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的要求》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