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新宝
著名民法学家和数字法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法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曾任《中国法学》总编(正局级),中国法学会民法总则草案起草工作人员。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张新宝
著名民法学家和数字法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法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曾任《中国法学》总编(正局级),中国法学会民法总则草案起草工作人员。现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侵权责任编总召集人,全国政协咨询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咨询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先后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丹麦等多国进行访学和讲学。
研究领域:
张新宝教授一直从事侵权责任法、人格权法、合同法、民法总论和信息法等领域的研究,讲授民法学(总论、分论)、侵权责任法、法学方法论、法学前沿等课程。
主要履历:
1962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
1984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法学博士。
1991年-1993年,美国锡拉秋兹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2000年-2001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私法与国际法比较研究所,访问教授。
1994年、2000年,日本东京大学、丹麦人权研究所,短期访问教授。
1986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所,历任《法学研究》编辑、副编审和编审、社长,担任《中国法学》杂志总编辑、兼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法中心主任。
多年来,张新宝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在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百余篇;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团中央第三届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民法类)一等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荣誉奖励:
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0年钱端升法学研究奖一等奖获得者;
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2年获第三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
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部级)一等奖;
200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4年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重要贡献”荣誉证书;
2005年获中国法学会优秀科研成果(民法类)一等奖。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代表性项目:互联网上侵权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00年)、精神损害赔偿研究(司法部重大研究项目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法在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研究”(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安全主要问题立法研究”(2014年)。
著作代表:
《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
《走过侵权责任法》
《大规模侵权法律对策研究》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
《中国侵权行为法》
《侵权责任法原理》
《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
《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下卷,译)
《买卖合同与赠与合同》
论文代表:
1.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中国法学》2015年第3期;(中国知网被引数3042,下载数57546,统计时间2024年4月12日);
2.《论作为新型财产权的数据财产权》,《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
3.《网络空间主权的治理模式及其制度构建》,《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
4.《扩张与强化:环境侵权责任的综合适用》,《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5.《中国民法百年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6. 《单位的反性骚扰义务与相关侵权责任研究》,《中国法学》2022年第3期;
7.《侵权责任编:在承继中完善和创新》,《中国法学》2020年第4期;
8.《民法分则侵权责任编立法研究》,《中国法学》2017年第3期;
9. 《网络反腐中的隐私权保护》(第一作者),《法学研究》2013年第6期;
10.《人身损害鉴定制度的重构》,《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
11.《〈侵权责任法〉死亡赔偿制度解读》,《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
12.《侵权责任法立法的利益衡量》,《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13.《“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中国法学》2008年第6期;
14. 《侵权死亡赔偿研究》,《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5.《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16.《侵权责任法的法典化程度研究》,《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17.《侵权法上的原因力理论研究》(第一作者),《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
18.《空难概括死亡赔偿金性质及相关问题》(第一作者),《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9.《经营者对服务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第一作者),《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0.《侵权行为法的一般条款》,《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1.《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保护》,《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22.《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23.《我国侵权行为法若干基本理论研讨》,《法学研究》1993年第3期;
24.《隐私权研究》,《法学研究》1990年第3期;
25.《定式合同基本问题研讨》,《法学研究》1989年第6期;
26.《代理权若干问题研讨》,《法学研究》1987年第6期;
27.《经济行政法与综合法律调整体制——〈经济法的理论问题〉简评》(第二作者),《法学研究》1987年第1期。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