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伍旭川
现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财政与货币政策、互联网金融、政策性银行改革等领域的研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伍旭川
现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受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财政与货币政策、互联网金融、政策性银行改革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或参与世界银行课题3项,IMF课题2项,国家级课题15项,省部级课题30多项。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中国金融》《中国房地产》《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核心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6部,合著8部,译著5部。连续四年主持和编写《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
研究领域:
伍旭川的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财政与货币政策,互联网金融,政策性银行改革等。
主要履历:
伍旭川,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受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财政与货币政策、互联网金融、金融改革与监管、资管政策新规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6部,合著10部,译著5部。连续五年主持和编写《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中国金融》、《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核心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80篇。主持或参与世界银行课题3项,IMF课题2项,国家级课题15项,省部级课题30多项。
代表论文:
伍旭川:金融科技的监管模式及借鉴;
伍旭川:区块链的特点、风险和监管;
唐松、伍旭川、祝佳: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伍旭川:金融科技细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伍旭川、王达:金融数据标准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陈明利、伍旭川: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
伍旭川: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作用;
伍旭川: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挑战及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伍旭川: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作用;
伍旭川: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
伍旭川:迎接金融科技的新风口——智能投顾;
伍旭川:金融科技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伍旭川:区块链技术应用及展望;
伍旭川:我国纯网络银行的风险特征与监管建议;
伍旭川: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范发展研究;
伍旭川: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向与路径研究;
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
伍旭川: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与中国的对策。
主讲课程:
《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发展与数字货币的创新》
《国家金融监管政策解读与分析》
《货币政策解读》
《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分析》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