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宪权
著名刑法学家,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经天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兼任上海市委、纪委监察委、政法委、教卫党委等法律顾问。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上海
|
详细介绍
刘宪权
著名刑法学家,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经天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兼任上海市委、纪委监察委、政法委、教卫党委等法律顾问。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科技刑法学、金融刑法学、职务犯罪。独著和参著学术著作80余部,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一般项目和1项中华外译项目。在权威核心杂志、报刊发表论文600多篇。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获“全国劳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教育功臣”“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称号。连续13年荣获中国法学“高产作者”称号,连续20年被评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并获“最佳教师终身成就奖”。
研究领域:
刘宪权教授主要从事刑法学教学和研究。
主要履历:
刘宪权,1955年生于上海,1979年进入华东政法大学(原华东政法学院)学习,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后赴荷兰艾柔默斯大学学习,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从1983年起开始为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开设《当代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刑法总论》、《刑法各论》、《刑法专论》、《金融犯罪研究》、《港澳台刑法比较研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践》等多门课程。曾于1995年底至1998年初在新华社香港分社研究室(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相当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参加香港回归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2003年4月作为国际访问学者赴美国考察学习。2021年9月,被聘任为新一届上海市委法律专家库成员。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刑法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刑法学教学和研究。
荣誉奖项:
(1)荣誉表彰
入选全国首批“万人计划”(即中组部“高端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教育功臣”、“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大劳模年度人物(2013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教育年度新闻人物(2011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等荣誉称号,2014年获批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市总工会),同年获批“刘宪权法律服务工作室”(上海市教育工会),并连续20年被华东政法大学全校学生评选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
(2)教学奖励
并先后被评为“宝钢教育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首届教书育人楷模”、“中国法学高产作者”、“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全国首批“万人计划”(即中组部“高端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法治与法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10余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政法论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检察日报》、《解放日报》、《法制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著作、论文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反洗钱法》、《刑法修正案(六)》、《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九)》等法律法规所采纳;被聘为上海“东方讲坛”讲师团成员作法制宣传教育讲座50余次,为相关部门作法治理念及司法实务讲座300余次,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检察院等20余家司法机关聘为咨询专家和审委会顾问,常年担任电视台、电台法制节目特邀嘉宾,是上海市地区家喻户晓的知名公众人物;担任兼职律师承办案件300余件,其中重大案件33件,成功无罪辩护15件。
科研课题:
涉信息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首席专家;
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规制研究,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项目,2016年-2017年,项目负责人;
涉信用卡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年6月-2013年6月,项目负责人;
金融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年6月-2007年6月,项目负责人;
证券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2年6月-2004年6月,项目负责人;
侵犯知识产权罪惩治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09年6月-2011年9月,项目负责人;
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对策,美国政府资助项目,2002年1月-2003年6月,项目负责人;
突发性公共危机的法律应对研究,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04年3月-2006年4月,项目负责人;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2004年7月-2006年7月,项目负责人;
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上海教委重点学科课题,2002年9月-2005年9月,项目负责人;
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法理论,上海茂盛国际有限公司委托,2004年1月-2004年8月,项目负责人;
“七五”期间全国法学重点研究课题《各国刑法比较研究》;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选题《金融风险防范与犯罪惩治》;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重点研究课题《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券犯罪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邪教活动的法律控制》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应对研究》;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侵犯知识产权罪惩治研究》;
美国政府资助项目《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对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券期货犯罪研究》、《金融犯罪研究》、《涉信用卡犯罪研究》。
著作代表:
《刑法学名师讲演录》,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中国刑法学讲演录》,专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金融犯罪刑法学专论》,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刑法学专论》,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证券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专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证券期货犯罪比较研究》(英文版),专著,荷兰艾柔默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