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雷
能源专家,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燃气联盟(IGU)协调委员会候任主席,《国际石油经济》编委会副主任。曾历任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处长、副司长等职。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杨雷
能源专家,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燃气联盟(IGU)协调委员会候任主席,《国际石油经济》编委会副主任。曾历任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处长、副司长等职。一直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能源改革和全球能源治理,参加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多个国家能源及油气五年发展规划的起草编制工作。曾担任中俄、中缅、中亚等多个政府间能源合作协议的主要谈判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围绕能源转型发展,开展了大量的战略及政策研究,尤其是分布式能源与能源体制改革的研究,牵头组织中外专家开展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研究课题,在国内共举办了七场相关研讨会,2017年在北京和巴黎同步出版了《中国分布式能源前景展望》中英文报告。2018年组织中外专家上百人,开展“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课题,在国内外先后召开五次国际研讨会,并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美交流两周,为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并出版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报告。2011年主持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运营安全多边协调机制研究,获国家能源局政策研究软课题一等奖。撰写的内参“主动掌握国际液化天然气话语权的建议”2017年获张高丽副总理批示。多次在“欧洲天然气大会”、“国际能源周”、“国际石油大会”、“能源峰会”、“电动汽车百人会”等重要论坛活动中发表主旨演讲。加入北京大学后,积极开展筹建北大能源研究院的工作。2020年以来,先后在人民大学、石油工业出版社、能源观察、麒麟学院等讲授公开网课,累计上百万人次观看。
研究领域:
杨雷研究员致力于能源清洁转型研究,研究推动了天然气产业和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与能源体制改革,积极参加全球能源治理。
主要履历:
(1)教育经历
1991.09-1995.07,西北大学地质系 石油地质专业本科。
1995.09-1998.07,西北大学地质系沉积学 硕士。
1999.09-2002.07,石油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
(2)工作经历
1998.07-1999.09,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研究院 技术员。
2002.07-2005.11,国家计委基础司石油煤炭处主任科员。
2005.11-2008.11,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副处级秘书。
2008.11-2012.08,国家能源局油气司油气处处长。
2012.08-2016.04,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
2016.05-2019.05,IEA(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
2019.05-2020.03,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巡视员。
2020.04-至今,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
论文代表:
杨雷、景春梅,主动掌握国际液化天然气市场话语权的建议,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7)
杨雷、景春梅,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能源,2017(12)
杨雷,2016,从国际能源署演进看全球能源治理,财经,2016(3)
杨雷,2018,如何提高国际能源合作水平,中国石油石化,2018(10)
杨雷,2015,令人惊叹的德国能源转型,财经,2015(10)
杨雷,2015,俄罗斯天然气改革的路径依赖,财经,2015(12)
杨雷,2017,阿姆斯特丹的能源地图,财经,2017(4)
杨雷,2018,日本天然气改革:逼出来的市场化,财经,2018(9)
杨雷等,1996,东濮凹陷泥质岩油气藏及其形成机理初探,油气成藏机理及油气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1996年7月,北京
杨雷等,2002,渤海湾盆地泥质岩油气藏分布特征及勘探,河南石油,2002(1)
杨雷等,2001,深部流体中氢的油气成藏效应初探,地学前缘,2001(4)
金之钧、张刘平、杨雷、胡文暄, 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初探,地球科学,2002(11)
金之钧、杨雷、曾溅辉、张刘平,东营凹陷深部流体活动及其生烃效应初探,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4)
杨雷、梅志超、熊伟, 陕北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划分与含油气性,古地理学报,2001(8)
代表著作:
《能源的未来—数字化与金融重塑》,石油工业出版社,2020,3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