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定海
广告学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博士、硕士点带头人,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广告学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广告学系兼职教授。中国广告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国际品牌观察》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广告长城奖评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委。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上海
|
详细介绍
金定海
著名广告学家,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博士、硕士点带头人,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广告学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广告学系兼职教授。中国广告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央电视台广告策略顾问、《国际品牌观察》编委会副主任、中国广告长城奖评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评委、中国时报广告金犊奖评委、纽约广告奖评委、中国时报华文广告奖评委、中国公益广告奖评委、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评委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创意和传播文化。著有《广告创意学》、《上海广告业“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参与主编《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等。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宝钢优秀教师奖、首届中国广告业年度“十大广告学人”称号、中国广告25年突出贡献大奖、中国广告30年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广告创意和传播文化。
个人贡献:
金定海关注广告业的发展,从理论角度探讨广告、媒介、品牌等领域的内在规律。首先,较早总结分众传媒的媒介内涵,提出了“无聊”的广告价值以及生活接触点的概念,对分众传媒的发展作出了理论贡献。其次,揭示中国广告主导价值的内涵特点;提出了汉字的广告智慧意义;提出了广告对于国家战略层面上的重要性。
致力于广告创意教学的提升,确立了以创意为核心,以创作为手段,培养广告创意创作人才的教学思想。其学生在各大全国性赛事上表现不俗,尤其在2005、2007年连续两届的教育部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上得奖名列榜首。重视广告创意的基础研究。2002年来,与《中国广告》合作,开展优秀广告月评,并发展为中国非选送广告创意大奖。2004年来,与《国际广告》合作开设“广告新地带”栏目,对部分新广告予以创意褒贬。再者,参与《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的选编。这些基础的研究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3年,发表《存在的,可能就是永恒的》、《2002年中国广告平面作品创意解码》、《品牌对抗:手机品牌热力对抗》、《2003中国广告:趋势与机会》、《偏执的创意》、《品牌对抗:中国快递市场争夺战》、《广告:杂生次生的生态演进》、《作坊与大学》、《品牌对抗:天上人间的品牌博弈》等论文。
与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主办“上海机场形象杯”广告比赛;与《中国时报》联合举办两岸大学生广告游学营;与上海环保署和上海市教委合作主办“大气环保”主题公益广告比赛;与上海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工商局、上海电信合作举办了“发展中的上海信息化”公益广告大赛;与《中国广告》杂志社联合举办了两期广告论坛。学术课题包括《中国新广告》评选项目,《品牌对抗》课题,《上海大众视觉形象系统规范与调整设计项目》。
著作代表:
《原生营销:再造生活场景》
《广告创意学》
《上海广告业“十一五”发展战略研究》
《后世博研究》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