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箐
园林规划与设计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央绿谷及东部溪谷景观概念性设计、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启动区及概念性规划、山东潍坊水网生态绿化规划。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林箐
园林规划与设计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景观园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分会理事,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责任规划师高校合伙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城市经济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林业局评审专家,《风景园林》编委,《中国园林》审稿专家,《城市规划》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中国国土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历史、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教学与规划咨询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16篇,专著、编著以及译著12本,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要项目、自然资源部研究课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项目等研究课题10余项,完成杭州西湖环境综合整治等100余项有影响力的国土景观保护、生态修复及园林景观设计实践。
研究领域:
林箐老师长期从事中国国土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历史、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教学与规划咨询工作。
主要履历:
(1)教育经历:
1993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2)职业经历:
1993年-1994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设计院,助理工程师。
1997年-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2003年-2004年,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景观学院,访问学者。
2005年-2011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2012年-至今,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获荣誉:
(1)科技奖: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青年科技奖”。
(2)教学奖:
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示范性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3)规划设计奖: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规划类和设计类荣誉奖3项,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学会(LI)大奖1项、提名奖3项,英国景观协会(BALI)国家景观奖10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IFLA APR) 、亚非中东地区(IFLA AAPME)规划设计奖22项,其他奖项10余项。
(4)其它:
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的园林博览会影响机制和指标评价体系研究”、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新发展阶段的国土空间格局研究-建设更具自然价值与文化特色的国土空间实施策略”、北京市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项目“北京市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格局优化研究”、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园林景观设计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城乡绿色生态网络理论研究团队”2015-(参加)、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基于美丽中国人居生态环境研究的风景园林学一流学科建设”等。
社会服务:
杭州西湖西进规划、重庆云阳环环三峡库区绿廊规划设计、南宁园博会采石场花园规划设计、重庆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城市设计、雄安新区启动区中央绿谷及东部溪谷景观概念性设计、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启动区及概念性规划、山东潍坊水网生态绿化规划、兰州市山水景观城市规划、榆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凌霄塔片区设计、新疆博尔塔拉河生态文化长廊规划研究、厦门环杏林湾水岸规划、宁波塘河网络的弹性复兴、诸暨市高蓄滞洪区生态修复规划、厦门市第六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规划、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总体策划及园区规划设计、重庆永川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宿迁为民河城市森林公园规划、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招远金泉河滨水公园规划设计、无锡太湖生态博览园规划、重庆市南川区凤嘴江综合整治规划、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设计、无锡尚贤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洛阳新区拓展区中央轴带水系景观绿地规划设计、“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景观规划及街景设计、杭州植物园槭树杜鹃园、山水园和玉泉更新改造、雄安悦容公园桃花园设计、厦门中山公园景观更新设计、厦门海湾公园设计、山东龙口林苑公园设计、烟台市青龙山文化广场设计、北京中关村软件园景观设计、法国肖蒙花园节“天地之间”设计、新加坡花园节“心灵的花园”设计、西安世园会“四盒园”设计、郑州园博会“珠海园”设计、江苏园博园“未来花园”设计、厦门园博会“竹园”设计等。
著作代表:
《文化的自然》、《多义景观》、《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欧洲新景观》、《北欧国家的现代景观》、《世界园林史》(译)、《诺曼·福斯特》(译)、《风景园林学原理》(教材)、《北京五里坨浅山区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研究》、《北京北中轴区域绿色网络规划与设计研究》、《北京海淀十字绿廊构建规划与设计研究》、《北京三山五园地区绿道规划与设计研究》。
主讲课程:
《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studio2》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