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全球金融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张礼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前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全球金融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获北京市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鸿儒基金会金融学杰出教师奖)、北京市“启智润心·大先生”称号、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与学术委员、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主席、当代中国经济学基金会副理事长、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新疆科技学院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等。曾兼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主任委员。张礼卿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等课题30多项,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Asian Economics Paper》、《China and World Economy》和《Economic Changes and Restructuring》等中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本(包括主编和合著)。担任:财经网、财新网、网易财经等财经媒体专栏作家,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民生银行外部监事、保利物业独立董事、长三角一体化(吴江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曾兼任中国证监会第12届发审会委员,以及保利地产、中信建投、国美金融科技和瑞丰银行独立董事。
研究领域:
张礼卿教授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为国际金融体系、汇率制度、国际资本流动、货币自由兑换、外债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发展与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中国对外金融理论与政策等。
主要履历:
(1)教育背景
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国际金融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年在荷兰蒂尔堡大学(Tilburg University)进修经济学和国际金融。
(2)工作经历
1987年至今,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金融学院副院长、院长。
1995年2-5月,在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做访问学者。
2004年9月-2005年5月,在美国皮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做高级访问研究员。
2005年5月-9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环球研究院,做高级访问研究员。
2009年2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和亚洲研究院,讲学。
荣誉表彰:
2023年,获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
2022年,获北京市“启智润心·大先生”称号;
2016年,获鸿儒基金会金融学杰出教师奖;
2013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2012年,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称号;
2010年,获北京市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7年,入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
2005年,《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不稳定——基于发展中国家相关经验的研究》一书获中央财经大学2002-2005年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2004-2005年,获中美富布莱特基金奖学金(高级研究学者);
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1年,获中央财经大学“安盛-国卫奖励基金”优秀教学奖;
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3、4期)获中国金融学会第五届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0年,获中央财经大学“涌金奖励基金”青年学术奖;
1999年,获中央财经大学“华为奖励基金”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1992-1998年,多项科研成果获中央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励;
1996年,被评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1994、1995、199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991年、1992年,“适度外债规模问题”(《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一文先后获中国金融学会首届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中国金融教育基金“金晨杯”优秀论文奖。
著作代表:
《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及其影响》(与尹力博合作),广东经济出版社,2019;开明书店,2021。
《全球金融治理报告:2015-2016》,主编,人民出版社,2016。
《全球经济动荡与中国经济的崛起》,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复苏、结构调整与制度变革》,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不稳定:基于发展中国家相关经验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开放:理论、政策和经验》,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国际贸易概论》,主编, 中国财经出版社1993 和1998。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