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力
智能制造专家,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导师,北京市五一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贴津贴专家。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和生产工程分会的常务理事,国际工业工程学会中国部首任主任。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郑力
智能制造专家,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导师,北京市五一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贴津贴专家。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和生产工程分会的常务理事,国际工业工程学会中国部首任主任。主要从事生产系统分析与管理、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文章超过200篇,专著和教材5本,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励(集体)等。还兼任:浙江工程大学、新疆大学兼职教授,机械工程学会理事、生产工程分会理事、副总干事长,工业工程分会理事,“国际人计交互”杂志和“机床”杂志等多个期刊编委。
研究领域:
郑力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生产系统分析与管理、企业信息化,分为三大模块:
(1)数字化制造
数字化成为企业提高效率的关键,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研究和开发不同的工具。
制造执行系统(RMES):集成精益思想和智能算法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已在近10个企业进行了实施
数字化精益工具:包括:工时数据管理工具、问题解决和组织学习工具、数字绩效看板、分布式安灯等
APS系统:面向特定场景的运筹学或智能算法
(2)工业工程
生产系统规划与仿真优化:包括规划和优化生产和物流系统,通过仿真优化布局和作业设计
(3)生产系统分析和设计
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分析、运筹学方法和仿真方法,分析研究复杂生产系统的特性,优化和设计新型生产系统
新型生产系统的分析:共享生产系统、分布式生产系统、智慧生产系统
一般生产系统设计:生产车间规划、设施布局与物流系统规划、生产网络(供应链系统)分析与设计
工业系统中的软因素:工业文化与生产绩效、数字化工作与绩效、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与绩效
主要履历:
1964年9月出生,浙江慈溪人。
1981年09月,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
1986年02月,本科毕业免试推荐攻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硕士学位
1987年12月,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1991年04月,博士毕业留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工作
1994年02月—1996年02月,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访问
1997年,晋升教授
2001年08月起,在工业工程系工作
2004年12月—2005年03月,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问
历任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常务副主任、党委书记、主任、机械学院副院长,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
2017年05月,任人事处处长、人才资源开发办公室主任
2018年06月,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21年11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
2022年09月,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所获奖励:
2014年:人才培养新质量观的认识与实践—国际化复合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十年探索,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授奖成果(一等奖,团体)
2014年:推动国际化培养体系建设,促进高水平创新人才成长,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授奖成果(二等奖,团体)
2012年:工业工程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2年8月
2010年: 2010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讲座教授
2008年: 首届“清华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奖
2006年: 国际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 北京市“五四”奖章
2000年: “霍英东基金”奖励
1999年: “首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
1997年: 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名称:“机器人装配技术的若干基础技术研究”
1991年: 国家75攻关重大成果奖励(集体);课题名称:“盘套类零件柔性制造单元及刀具监控”
1991年: 国家75攻关重大成果集体荣誉证书;课题名称:“车铣加工中心声发射刀具监控系统”
1991年: 机电部75攻关重大成果集体荣誉证书;课题名称:“车削、铣削加工中心声发射监测传感器及监控系统的研究”
1990年: 国家发明四等奖;课题名称:“切削过程声发射监视(控)装置与方法”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