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上海
|
详细介绍
刘元春
经济学家、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世界经济协会理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务院特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人才。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北京市经济学总会会长、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职。
研究领域:
刘元春教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尤其是汇率政策、货币体系、贸易不平衡、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增长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人物履历:
1989年-1993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6年-1999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1999年起,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6年1月-2013年12月,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2013年12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
2016年11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2022年5月,刘元春同志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22年11月,入选第二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名单,担任副主任委员。
主要荣誉:
博士论文"动态宏观视野下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获得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博士论文"动态宏观视野下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获得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专著《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获得"200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获"第十届(2002年度)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
参与杨瑞龙主编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获得"2004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参与纪宝成主编的《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著作奖";
《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
《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验证》获"第8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优秀奖";
指导本科生论文"盗版治理的阶段性选择"获"第8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001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所指导的班级获得"北京市优秀班级体"称号;
2004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
2006年获得"霍英东优秀青年基金奖";
《开放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与中国案例研究》,2007年获得"吴玉章社会科学优秀奖";
2023年1月,入选《中国新闻周刊》“年度影响力人物”2022年度经济学家。
核心论文: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被《人民日报》转载);(与林岗合作)
《投资选择权约束、意见分歧与中国股市风险》, 《经济研究》2002年8期;(与王晋斌合作)
《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被书报资料《理论经济学》全文转载);
《外围国家软件盗版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2003年8期。
《国有企业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根源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
《新贸易理论与自由主义--冲突与融合中的发展》 《世界经济》2005年4期;
《Macroeconomic Analysis and Forecasts: 2007-2008--China's economy in the wake of changing wealth composition》,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VOl. 3, No.1,2008;
《财富结构快速调整正改变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12月11日(被《新华文摘》2008年4月全文转载)
《中国CGE模型与人民币汇率贬值》,《经济学动态》2006年1月;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近期研究及其缺陷》,刘元春,《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7-2008--财富结构快速调整中的中国宏观经济》,刘元春,《新金融》,2008年第02期
代表著作:
《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作者:刘元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开放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与中国案例研究》,作者:刘元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03月出版;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刘元春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社;
《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06》,2007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与主报告执笔人)。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编与主报告执笔人);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研究》,刘元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译著《经济政策的制定--一个政治交易费用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译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出版。
课题项目:
"中国制度变迁与宏观经济绩效的计量分析--兼论未来经济制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开放宏观视野下的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案例研究",国家学位办、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金项目"。
"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审计的改革",国家审计署项目
"WTO规则与我国信息安全"国家信息办项目,2006;
"WTO规则与技术创新规则一致性研究"商务部委托项目;
"中美贸易顺差研究",商务部委托项目;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财政部委托项目。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联合研究项目2006-2016年。
核心课程:
《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发展》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热点问题》
《对未来金融特性的几点看法》
《改革开放新征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货币政策》
《高质量发展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复苏》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