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峰宇:《“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2讲》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2讲》
主讲人: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介绍:
臧峰宇教授的精品课程《“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十二讲》源自藏教授的最新著作《“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书,该著作是一部解析“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读本。通过解读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本书以唯物史观探究“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论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路与方法。在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和世界历史意义的基础上,藏教授深入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结构,阐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与时代品格。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自觉,本书探究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的理论资源,探析了秉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学理内涵。
课程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3-6小时(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以新的思想解放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1、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今中西之争”。
2、“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3、旧邦新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4、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和世界历史意义。
第二讲:“第二个结合”的百年探索与内在机理
1、“第二个结合”是一种历史的选择。
2、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内在契合的有机整体。
3、“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4、“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第三讲: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1、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双重向度。
2、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造。
3、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第四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
1、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交融。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认同。
3、塑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高度。
第五讲: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与世界历史意义
1、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2、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与中华文明的现代重塑。
3、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第六讲: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特质。
2、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3、以新的思想解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七讲: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与时代品格
1、回溯文化自信的历史传统。
2、展现文化自信的时代品格。
3、把握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
第八讲:中国梦的历史语境、哲学境界与文化价值
1、中国梦的历史语境与现代中国的百年命运。
2、中国梦的哲学境界与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3、中国梦的文化价值与现代中国的未来走向。
第九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结构
1、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2、弘扬“红船精神”与革命文化的光荣传统。
3、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
4、彰显美好生活的文化内涵。
第十讲: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自觉
1、把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要义和内在结构。
2、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
3、秉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己任。
第十一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视野
1、秉持文明和谐发展的时代主张。
2、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3、坚定文化主体性与胸怀天下的世界意识。
第十二讲: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合力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资源。
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价值。
导师介绍:
臧峰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应用伦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秘书长,《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辑刊主编,《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等学刊编委。2001年,获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臧峰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哲学文本研究、哲学基础理论与哲学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阐释》《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文本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晚年恩格斯哲学经典文本的内在逻辑研究》《通往智慧之路》等,译著《不同的路径》《恩格斯传》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学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7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转摘。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学名师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等。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