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久:《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十四讲》
《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十四讲》
主讲人:
张宗久(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原局长)
课程介绍:
张宗久教授的课程《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十四讲》源自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张宗久、焦雅辉、高光明撰写的著作《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该著作包含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专题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围绕当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关键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社区卫生机构、基层卫生人才等展开政策梳理、数据分析,给读者以全方位的现状呈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策略建议。第二部分是地方实践成果展示,以实录形式重点呈现了本书研究团队调研上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等地区在分级诊疗、“互联网 健康”、公共卫生以及专科联盟等方面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取得的收获、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本书还在第三部分将本书涉及到的基层卫生健康相关名词梳理了中英词汇对照表,列举了基层医疗卫生核心信息释义,以便读者进一步进行国内、国际文献检索学习。总体来看,本书通过聚焦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难点,以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健康需求为导向,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和发展现状,对我国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现存问题进行阐释和分析,以期为全力推进我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相信本书内容可为基层卫生工作者提供真实生动、更具实操性的帮助,为从事基层卫生健康研究的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可供借鉴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可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作为政策研究制定的依据。
授课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为3-6小时(6小时/天,3小时/半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基层卫生健康体系之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
1、世界看中国:中国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概况。
2、中国看世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二讲: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成效——迈向全民健康覆盖第一步
1、回顾沿革:政策为纲,谋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顶层设计。
2、探索现状:资源为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地见效。
3、展望未来:改革为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面提质。
第三讲:基层医疗保障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夯实基层医保“压舱石”,守护群众健康“保障线”
1、基本情况:回首基层医保的建设之路。
2、建设成效:细数基层医保的有力之举。
3、面临问题:反思基层医保的困顿之境。
4、未来展望:聚焦基层医保的突破之计。
第四讲: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强基惠民的便捷之路
1、基本情况:从独立到联合,看医共体兴起。
2、现状与成效:由试点到推广,话医共体成长。
3、问题与挑战:从初期到后期,诊医共体弊病。
4、对策与建议:从松散到统一,谋医共体出路。
5、案例剖析:“云县模式”背后的“破”与“立”。
第五讲:基层医疗卫生适宜技术与药品供应——家门口的技术和用药
1、基本情况:健康保卫战,成败看技、药。
2、现状与成效:技术为“粮草”,药品作“弹药”。
3、问题与挑战:人才需有所为,物材当尽其用。
4、对策与建议:力争乘势而上,落实数措并举。
第六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小社区守护大健康
1、建设背景:源自阿拉木图的健康守门人。
2、制度沿革:廿五载持续发展,新阶段砥砺前行。
3、现状与成效:标准规范更完善,资源能力双提升。
4、对策与建议:四措并举精准施策,推动机构高质量发展。
第七讲: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健康守门人”,关键在“人”
1、基本情况:“论发展”优先“析政策”。
2、现状与成效:“小数据”解构“大趋势”。
3、问题与挑战:“促发展”需要“抓短板”。
4、对策与建议:“全方位”筑牢“人才网”。
第八讲:基层医疗卫生人事薪酬制度——“动力源泉”何以涌流
1、基本情况:薪酬是“动力源泉”。
2、现状与成效:薪酬激励显成效。
3、问题与挑战:“动力不足”因何在。
4、对策与建议:“源头活水”促未来。
第九讲:基层“互联网 医疗健康”建设——破晓时分
1、历程回眸:基层“互联网 医疗健康”政策不断完善。
2、建设成效:基层“互联网 医疗健康”实践多点开花。
3、挑战解析:基层“互联网 医疗健康”应用有待深化。
4、对策思考:完善机制,推动基层“互联网 医疗健康”服务升级。
第十讲:福建三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及其管理
1、三明市深化医改的主要经验。
2、三明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3、讨论与展望。
第十一讲:沪上巡礼:探秘上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基本情况。
2、成效与经验。
3、有待解决的问题。
4、讨论与建议。
第十二讲:万象罗湖:基层医疗蝶变迎“健康中国”回归
1、中国医改十年(2009—2019年)。
2、罗湖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概况。
3、罗湖医改七年探索与实践。
4、改革成效。
第十三讲:聚焦四川:基层医疗之点面
1、从成都看四川:四川概貌。
2、从三甲到社区:基层窥见。
3、从挑战变亮点:四川经验。
第十四讲:宁夏风采:“互联网 医疗健康”模式赋能基层
1、资源限制 倒逼创新。
2、政府搭台 多方唱戏。
3、体制助力 成效初显。
4、四方助力 长效发展。
导师介绍:
张宗久,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首席研究员,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院》杂志特邀策划顾问。中国医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1984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医疗专业。在加入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之前,曾长期担任国家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司长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并曾从事临床和医院管理工作多年,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致力于推动医疗资源配置、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医院评审评价、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救治应急理论和实践等工作。并曾担任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的副会长,在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特别是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张宗久教授担任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组长,辗转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省市组织指挥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于2020年9月8日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研究领域为卫生政策与医院高质量发展、卫生法律、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数据应用与挖掘、卫生经济学、临床药学及合理用药、医疗卫生应急等。在《中国医院》《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院管理》《中国卫生》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百余篇;出版《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8)》《2017年国家血液安全报告》等多部著作。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