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力:《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战略与布局》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战略与布局——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
主讲人:
宫力(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在中国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是以务实的态度认识新情况,新问题,从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为深化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抓好用好战略机遇期的前提和保障。《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战略与布局——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课程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宫力主讲。
课程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为3小时(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增强战略定力”,坚持和平发展
习近平指出:不仅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各国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1、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习近平指出:“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新意在国强必霸的怪圈,不是通过侵略扩张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内需,改革创新,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在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大背景下,促进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
2、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1)“互利共赢”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理念和新思维。
(2)不仅顾及本国的利益,同时兼顾别人的利益,在开放中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3、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底线与原则: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处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2011年9月,中国的和平发展书,首次明确界定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包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
二、提倡建立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中俄关系取得新的进展:
(1)增强战略协作与相互支持;
(2)经贸合作升温、加速;
(3)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习近平明确提出:运共同体”的主张。
中美关系2010年以来争增加:本 根会事件;军售问题;会见达赖贸易摩擦与人民币汇率问题引发中美关系的震荡与冲突。另一方面,美国重返亚洲,引发地缘政治震动,是否是经营一个反华包围圈中国战略机遇是否提前结束。
(1)中美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存在。今后美国在防止核扩散、反恐和应对金融危机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上仍有求于我。另一方面,小麻烦也会不断,双方在贸易摩擦、涉台军售、涉藏、网络地区安全等问题上仍有分歧;
(2)美国在大中东地区还一时难以完全脱身,中美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战略竞争仍将考验中美关系;
(3)中美之间深层次的矛盾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严重的战略碰撞,特别是在东亚的对抗是可以避免的;
(4)美对我借重、与我合作的一面仍在上升;与此同时对我进行防范和战略牵制,在东亚加强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
三、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
习近平指出:“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
第一,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字世界事务而且,有史以来,在世界格局中,经济利益的权重首次超过了政治利益。这是一个拐点。给中国提供了一个通过跨越式发展,来追赶先进的机会。
第二,国际安全形势局部紧张局部动荡,主要集中于西亚、北非,中国没有处于矛盾的焦点上,对我国发展总体有利的国际环境仍可继续保持。
第三,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这说明在世界经济遇到危机的不利时刻,只要我们应对得当,仍然可以出现转变实力对比的契机。
四、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开局与布局的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习近平提出加强外交工作顶层设计、策略运筹和底线思维,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还提出加强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以确保中央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1、全方位的和平外交: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2、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的新型大国关系。
3、在周边关系方面: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周边和友好合作,努力使自身的发展惠及周边国家。
4、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提出对非合作的真、实、亲、诚四字方针。
(1)历史事实表明,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可以依靠的力量。
(2)冷战结束后,尽管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发展中国家始终是国际社会不容忽视的力量。
(3)在21世纪,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仍然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
(4)2013习近平访问非洲提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5)在多边外交方面:深入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进程,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发挥建设性大国作用。
导师介绍:
宫力: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原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北京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宫力教授一直从事中美关系、中国外交、国际政治、国际战略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出版《和平发展的中国主题(西文版)》《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毛泽东在重大历史关头》《新战略研究》《毛泽东与中美外交风云》等多部,代表论文有《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探析》《和平发展道路的底线思维和底线原则——学习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战略思想的体会》《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与中国外交新思路——学习习近平同志的外交思路》《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初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七十九》《邓小平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日本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症与中国的战略应对》《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演进与战略选择》《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中美上海公报的产生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确立对美政策方针的战略考量》等。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